刑法知识

刑辩指南 刑事诉讼 刑法知识

刑法能管其他法律的事吗?

发布日期:2022-08-31 11:51:59 浏览次数:1257

  刑法虽然厉害,但也不能大包大揽地管所有事情。不然,其他法律形同虚设,法律制度的内部分工遭到破坏,法律的效果就不能得到正确发挥。因此,在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中,刑法必须尊重分工,不去管其他法律管的事;又要勇于担当,把其他法律管不了的事管起来。


  在说明刑法管什么事情时,最便利的方法是先说清楚刑法不管哪些事。首先,很清楚的是我国刑法不惩罚思想犯。一个想法,无论多么卑鄙恶毒,只要没有以刑法禁止的方式表示出来,就不应受刑事处罚,因为纯粹的思想观念不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的后果。比如,一个人在日记里表达了杀人的想法,但并没有采取行动的,就不应受到刑事处罚。


  单纯违反道德的行为也不受刑法管。例如,有配偶的普通人之间的通奸行为、普通人见死不救的行为,不会受到刑罚处罚。但是,刑法有可能根据维护社会秩序的要求保护一些特殊的利益,如与现役军人配偶同居便是刑法规定的犯罪。?


  由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或者其他法律、法规处理的行为,也不由刑法管。例如,普通的卖淫或嫖娼行为,不是我国刑法要管的事情。但是,明知自己患有梅毒等严重性病而卖淫、嫖娼的,就应当受到刑法处罚。民事行为、违纪行为也一样。例如,合同违约或者民事侵权行为,是民事行为,不能用刑法处理;违反特定组织、部门纪律的行为,也不属于我国刑法管的范围。


  不过,在面对其他法律管不了的行为时,刑法就会挺身而出,承担起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责任。认真地说,刑法和其他法律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管理的事项,一般情况下,这些事项由其他法律管;当其他法律管不了的严重情况下,国家就会让刑法来管。


  近年来的典型例子,可以在醉酒驾车和考试作弊中见到。过去,醉驾虽是违法行为,但只由交通管理部门罚款、扣分;考试作弊虽是违纪行为,也不过是由教育部门处理。但是,在醉驾已经成为“马路杀手”,严重威胁普通民众的行路安全;在考试作弊已经发展到成群结伙,严重破坏国家考试制度的严肃性和公正性时,国家就不得不将这些行为宣布为犯罪,通过刑罚加以禁止。


  总的看来,在整个法律制度中,刑法仅仅发挥一种辅助作用,遵循的是“辅助原则”,又叫谦抑原则,发挥的是“最后手段”的作用。在国家的法律制度中,刑法是“万法之盾”,为国家、社会和人民提供最后的法律保护手段。


  对于刑法管什么的问题,不能只看当下,应该有发展、辩证的眼光。昨天大家认为稀松平常的事情,今天就可能要不得了。比如,过去大家可以互相告知哪里的菜便宜、从哪里进货利润大,今天,在证券市场上知道证券内幕信息的人员,如果在信息披露之前泄露或者告知他人从事相关交易的,那就要触犯刑法了。过去的不道德行为,今天会成为犯罪。比如,过去从高楼往下扔垃圾,大家可能斥责不道德就算了,今天再扔就可能要坐牢;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使用兴奋剂,过去仅仅认为是不名誉的欺诈,现在,在国内、国际重大体育竞赛中,故意使用和提供兴奋剂的各种行为,就要构成“妨害兴奋剂管理罪”。当然,过去不可以做的事情,今天也可能转变为是鼓励的。比如,过去的“投机倒把罪”,禁止在不同城市之间非法贩卖商品。现在,改革开放、招商引资、鼓励流通,商品交流不仅不是禁止的,而且是鼓励的。


  时代的变化,使人们在评判什么是“最重要的利益”时,相应的观念也会发生变化。今天,我们不得不面对严重疫情、环境污染、食品安全、社会福利、恐怖袭击、恶性竞争等新挑战时,新的“最重要的利益”会不断出现。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例,对于作家、作曲家来说,知识产权攸关生死。他们创作的小说、歌曲是“饭碗”,如果不严加保护,他们就无法从自己的作品中获得生活来源,怎么能生存下去呢?站在国家的层面看,不严格保护知识产权,怎么能涌现专业的优秀作品呢?

X刑事辩护律师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