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3-02-17 09:23:13 浏览次数:68
这篇文章和很多人息息相关,告捷网建议你们看到最后。在我们的工作中,微信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办公工具,大家都会使用微信开会、发文件,传达工作事项等等。但你知道吗?使用微信办公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涉嫌刑事犯罪。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。
李某是负责单位法规部文件处理的工作人员,一天他在OA的系统当中收到了《指导意见》的文件,文件的首页写有“机密”字样。
李某和法律合规部的郑某聊天时,李某告诉郑某近期可能会出台统一的指导意见;
郑某问:“有没有相关的文件”;
李某说:“有,但文件是涉密的不能外传”;
郑某说:“我个人学习一下,保证不外传”;
于是李某将文件拍照,通过微信发给了郑某。没过多久,李某就发现在某微信公众号上有这些文件,
李某问郑某:“这是怎么回事?”;
郑某说:“我也不知道”;
他只是把文件照片发给了另一个朋友费某,没有发给其他人;经过调查,费某将文件散发到了多个群中,最终造成了涉密信息,在互联网上被大范围的公开传播,造成了恶劣的影响。
经过法院的审理,李某违反了保守国家秘密的规定,故意泄露国家秘密,情节严重,构成了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,判处了有期徒刑一年,缓刑一年。
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了,在互联网中传递国家秘密的属于违法行为,情节严重的就构成了刑事犯罪,所以经常接触国家秘密的公务员,在工作中是要尤为的小心。
有人问了:“那么我的工作和国家秘密没什么关系,我用微信传递文件可以吧?”
但实际上哪家公司没有秘密呢?你们有没有遇到过某个人,突然在群里发一份文件,然后这份文件突然被撤回,这明显是发错群了。商业秘密也是秘密。如果因此被传播出去,给公司造成了损失也是很严重的。对于个人来说,轻则是民事侵权,重则就是刑事犯罪了。
又有人问了:“那我们不发文件讨论工作可以吧?”
如果讨论的工作内容涉及到了秘密或者公司重大事项,虽然没有文件的原文,但是对话中也是可以获取信息量的。现在微信截图有多么方便,你们是很清楚的。所以每当咱们准备微信发文件的时候,都先问问自己,这份材料和秘密有没有关系,如果有关系就要小心谨慎了。
微信本来是朋友之间聊天的工具,不知从何时起就发展成了工作的工具,被微信绑架的劳动者们,你们是不是每天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,就是看看有没有单位发来微信;每当休息的时候微信一响,你们是不是就会突然感觉紧张,害怕是单位发来的消息。
你的微信朋友圈是不是已经被单位要求转发的内容填满了?再也没有了自己生活有关的内容,如果你的微信已经被工作绑架了,请转发给你身边的朋友同事。关注告捷网,了解更多法律知识。